安全放心的免费绿色软件下载网站!
win7纯净版 > 电脑软件 > 行业软件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

简介:《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又名《李大钊选集》是一篇收录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文章,作者李大钊,其通过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
软件大小: 761K
应用平台: Windows
软件类别: 行业软件
软件评级: 5星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9
软件介绍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又名《李大钊选集》是一篇收录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文章,作者李大钊,其通过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放弃,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正是针对这篇课文所设计的一款PPT课件,该课件不但带你详细的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章中重点的汉字拼音和词语解释,帮助你梳理出文章的主旨和提倡的重要精神,同时结合文章还设计一系列问题使你更加清晰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情感,对正要学习此篇文章的同学或者老师有非常大的帮助,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到本站免费下载!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作者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1979年出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逼狭、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把握作者生平资料及写作背景。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爱国精神。
能力目标
1.结合语境,体会某些词语的含义。
2.注意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通过一系列比喻进行生动形象的说理的写手法。
情感目标
以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自使命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感受先生博大磊落的英雄气概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学习本文借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资料汇总,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确定鉴赏基调;学生自主品读对文章进行美点寻踪,师生互动,共同鉴赏文章的语言美、哲理美;体验反思,理解文章的时代意义,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美读课文,借声音传达文中作者的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语言雄浑豪放,壮美奇绝。教师宜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多方品味,借声传情,充分融人文章的氛围中,深切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刚强不屈的人格魅力。
2.文献法。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感性认识,全面深刻地理解文中一些艰深语句的丰富含义。
3.美点寻踪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李大钊先生画像、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即刚健有为之意;“自强不息”即主动地努力向上,决不懈怠,它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激励着无数正直的人士积极向上,努力前进,成为后世奋发有为的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重要原则。它不但造就了为后世称赞的无数德行卓著的正人君子,而且造就了众多的学者、思想家、科学家,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熠熠生辉的著作,《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其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赏读这篇文章。
设计(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些诗句中,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心怀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民众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用语言诠释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这其中就有李大钊,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美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设计(三):
多媒体播放屈原、苏武、司马迁、杜甫、岳飞、陆游、文天祥、左光斗、鲁迅、李大钊……系列人物画像。
(教师画外音)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有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他们汇成一支雄壮高昂的生命交响曲,在空旷辽远的历史殿堂中回响。他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将永远活在有灵性、有良知、有追求的人们心中。
(多媒体定格画面——李大钊画像)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人已去,但他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响。(教师板书文题)
设计(四):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光未然先生的《黄河颂》,(学生背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感受李大钊先生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二、明确学习目标
多媒体显示:
目标一:作者及时代背景。
目标二:揣摩语言,理解难句。
目标三:赏析文章的含蓄美、修辞美、哲理美。
目标四:感受李大钊先生非凡的人格魅力。
教师选一位学生读这些文字,明确学习目标,使课堂学习有的放矢。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五、品读课文,对文章进行美点寻踪,赏析文章的美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六、体验反思,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师提问: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你认为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怎么做,才算得上“雄健的国民”?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这雄健的精神应该像长江、黄河的浩浩荡荡,应该有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阻遏不住,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是的,李大钊这一预言早已变成了现实。然而,在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也同样会遇到艰险,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做“雄健的国民”。我国驻南使馆被炸的硝烟仍弥漫未消,美侦察机侵犯我领空,王伟的英魂仍未归故里,“人权”仍无端遭受非难、指责……让我们响应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的号召奋勇前行。
海军36l潜艇在执行训练任务中失事,艇上70名官兵全部遇难,他们用生命捍卫了“不负重托为国捐躯洒热血,牢记使命前仆后继卫海疆”的铮铮誓言;大兴安岭武警森林防火队队员视责任如泰山,视绿色为生命;被誉为“战地记者”的水均益为全面报道伊拉克战争,他别妻离母,几次进出巴格达;乒乓球世界冠军李菊虽已功名成就,仍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于离役之后又重新拼搏在赛场上;在抵御非典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钟南山冒着生命危险亲临SARS—一线,姜素椿不顾病痛做试验;还有那些勇敢登临珠峰的英雄们,“不拿国籍换大奖”的中国女孩王渊……他们都是“雄健的国民”。
七、课堂小结
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文中作者激越磅礴的情感,感受李大钊先生博大磊落的革命胸襟,鞭时代罡风的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生命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献身祖国、民族的事业视为人生至上的幸福。这些以李大钊先生为代表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用生命铸成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先贤崇高的人格,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后人传承的精神火把,在火红的光焰中,我们应对自己大声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盛美丽!
八、布置作业
1.课外收集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名篇佳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名句(至少3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明喜欢的理由。
2.请你从课外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长江”有关的语句。

使用说明

1、下载并解压,得出ppt文件
2、如果打不开本文件,请务必下载office办公文档
3、安装后,在打开解压得出的ppt文件
4、双击进行阅读
相关教程
更多+